当前位置:首页 >  > 人文泰宁 > 史海钩沉

改土功臣

清朝康熙、雍正时期,国家鼓励个人开荒垦复,10年不用征税,泰宁新增耕地2000余亩,至乾隆中期,泰宁全县耕地达1.28万亩,民力复苏,人丁兴旺。对于全国西南少数民族,朝廷推行“改土归流”,即取消土司制度,委派有任期的“流官”,以削弱地方势力。泰宁李应机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李应机,字神若,泰宁城关胜二村人,康熙五十三年中举,雍正二年考取进士,授职景宁县令(今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),因政绩卓著,后提升为吏部主事。在推行“改土归流”政策时,李应机受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张廷玉举荐,赴任贵州独山州知州。期间,李应机和平招抚独山苗寨,苗人土司自动献出土地,顺利改流,并大力传播汉文化,建立保甲制度,维护社会安定,促进安居乐业,深得民众欢迎。离任时,独山百姓为他建立生祠,提写楹联:露湛穷檐,民因思之若父;风清积案,吏则畏其如神。李应机是泰宁继李春烨之后又一个中进士的李姓子孙,有副对联写道:明丙辰,清甲辰,两朝姓字题雁塔;前兵部,后吏部,二代衣冠耀龙门。

上一篇:岩穴隐士

下一篇:大田纸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