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村落--里坑村
来源:本站
作者:管理员
发布时间:2024/12/12 0:00:00
人评论
次
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里坑村
里坑村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,这里的老虎际古村落尤其闻名遐迩,是首批福建省级传统古村落名录和第四批泰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以藏在深山中的古寨、吊脚楼风光尤其知名。

老虎际始建于南宋时期,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,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梁。
始祖为大布显口村庭受公梁国珏,宋神宗时期任赣州太守。 当时梁太守举家退隐,
发现此地身后是丹霞群山,脚下是峡谷溪流,这样山环水绕的地形,在古时是风水极佳的地方,梁太守便带领族人安居下来。
清嘉庆年间,梁国瑜公寻胜而至,筑寨而居,生有七子,村落更为繁盛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
村落状如弥勒坐佛的巨大山石,是老虎际的天然时钟。山石中心自成心形,中间的两条裂缝恰似时针和分针的模样。每天正午,心形上的两个阴影就会重合,村里人看它能判断时辰。


村口伫立两棵百年古木,树冠参天,青翠挺拔。据说原有三棵,一棵为松树,象征男性;两棵为柳杉,象征女性,相依相倚、相亲相伴,好似人间情侣。新中国成立后,村民便砍去其中一棵水杉,剩一松一柳,守望村口,树上挂有祈福红袋。

这里最令人注目的,是风格独特、错落有致的建筑。被民俗专家称为“泰宁的吊脚楼”。 这里的#金秋图文激励赛#吊脚楼择高而盖,一般分为两层,下层悬空部分用二至五根直木支撑。顺着由石板铺成的台阶拾级而上,恍然以为来到了西南苗寨。

从山脚到山顶,落差百余米,有条石板路,蜿蜒而上,直达山顶。两旁40余栋房屋高矮均衡,错落有致,一面依山,一面悬空,悬空部分用二至五根杉木撑起,用石块砌护坡建造,多为两层木楼,有着深山中的吊脚楼神秘美好景观。